大豆货物的微生物不稳定性 / Microbiological instability in soya bean cargo (Simplified Chinese)

过去数年,协会收到的大额索赔激增,而它们都是由巴西运往中国的散装大豆货物损坏引起的。船东及其保赔协会经常面临船舶被扣留及需负担巨额保证金,从而导致他们往往要出具以数百万美元计的担保函。在这些案件中,货损绝大多数是由微生物不稳定性和自热引起的。我们首段影片分为三节,来自Brookes Bell公司的货物科学家莫添博士将会为我们解释微生物不稳定性的成因与影响。

 

莫博士解释道,大豆如同所有其他谷物一样,都载有霉菌孢子,霉菌在某些环境下会开始繁殖生长。装载大豆的水分含量和温度越高,货物的安全贮藏期限就越短。根据Proinde公司的实用指南,从巴西到中国港口的航程时间一般是35至45天。相较之下,去往欧洲港口就只需14至20天。据莫博士所言,纵使达到销售合约订明标准,同一货物可能在抵达欧洲时完好无损,却在运往中国时远远超过了安全贮藏期限。

 

假如货损是由微生物不稳定性引致,其损失不应由船东承担,因为该货损是源于货物自身的固有特性,且无可避免。尽管中国不在海牙威士比规则的缔约国之列,中国海商法却亦认可固有瑕疵除外条款,遵循海牙威士比规则的原则,认为妥善地处理装载货物乃承运人之责。根据经验,纵使专家证据指出货物损坏源于微生物不稳定性,是不可避免的,但由于缺乏充份通风数据纪录,或者通风系统未能妥善运作,在中国法庭审讯时或被视为举证不足。与之相反,英国法庭和仲裁小组面对相同或相似的专家证据时,则往往会倾向于承运人一方。

 

我们与莫博士的第二段访谈影片将在下周上载,影片会聚焦于船舱汗湿成因、通风程序及保存通风纪录的最佳方法,以助船东抗辩赔偿请求。而本系列第三即最后一段影片则会探讨大豆货物索赔的商业及法律基础。

 

如想得到更多资讯和防损建议,请浏览协会洞察系列文章巴西到中国大豆运输货物的专家看法大豆货物热损——检验的重要性

Most read:

Insight articles

Loss prevention material

Member circul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