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貨物的微生物不穩定性 / Microbiological instability in soya bean cargo (Traditional Chinese)
過去數年,Gard收到的大額索賠激增,而它們都是由巴西運往中國的散裝大豆貨物損壞引起的。船東及其保賠協會經常面臨船舶扣留及需負擔鉅額保證金,致令他們往往要出具數以百萬美元計的擔保函。在這些案件中,損壞絕大多數都是由微生物不穩定性和自熱引起的。我們首段影片分為三節,來自Brookes Bell公司的貨物科學家莫添博士將會與我們解釋微生物不穩定性的成因與影響。
莫博士解釋道,大豆如像所有穀物一樣,都載有霉菌孢子,霉菌在某些環境下會開始繁殖生長。裝載大豆的水分含量和溫度越高,貨物的安全貯藏期限就越短。根據Proinde公司的實用指南,從巴西到中國港口的航程時間一般是35至45天。相較之下,去往歐洲港口就只需14至20天。據莫博士所言,縱使達到銷售合約訂明標準,同一貨物可能在抵達歐洲時完好無損,卻在運往中國時遠遠超過了安全貯藏期限。
貨物損壞是由微生物不穩定性引致的,源於貨物自身固有特性,實在無可避免,損失不應由船東承擔。儘管中國不在參加海牙威士比規則的締約國之列,中國海商法卻亦認可固有瑕疵除外條款,遵循海牙威士比規則的原則,認為妥善地處理裝載貨物乃承運人之責。根據經驗,縱使專家證據指出貨物損壞源於微生物不穩定性,不可避免,但由於缺乏充份通風數據紀錄,或者通風系統未能妥善運作,在中國法庭審訊時間或會被視為舉證不足。與之相反,英國法庭和仲裁小組面對相同或相似的專家證據時,則往往會傾向承運人一方。
我們與莫博士的第二段訪談影片將在下周上載,影片會聚焦於船艙汗濕成因、通風程序及保存通風紀錄的最佳方法,以助船東抗辯賠償請求。而系列中第三及最後一段影片則會探討大豆貨物索賠的商業及法律基礎。
如想得到更多資訊和防損建議,請瀏覽insights「巴西到中國大豆運輸貨物的專家看法」及「大豆貨物熱損—檢驗的重要性」。